1. 首页 >> 百科知识

(蚕的种类及饲养方法)蚕的饲养方法与技巧有哪些呢

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,所以我们需要学习丰富的养蚕知识。以下为您精心推荐养蚕方法,希望对您有所帮助。

蚕的饲养方法1。喂蚕。滋补药物"

研究表明,在桑叶上喷洒特殊的注射剂,可以使蚕过得很愉快。你也可以把这种溶液直接喷在蚕身上,让它被蚕皮吸收

"滋补药物"营养。处理后的蚕体健壮,结茧量大,产丝量多,质量好。

这种特殊的注射剂是由昆虫激素制成的。常用的有两种:一种叫"保幼激素",主要成分是化学萜烯;另一个叫"蜕皮激素",是由类固醇等化学物质组成的。这两种激素都是人工合成产生的。

我们应该抓住大量蚕的五龄阶段来喂养它们"保幼激素",做成"青春"慢慢死亡,"美"慢慢变老,多吃桑叶,多产茧丝。这是延长五龄的方法,对增加蚕丝产量非常有效。

五龄末,待熟蚕达到5%-10%时,每次给每个蚕卵喂一安瓿蜕皮激素(混合后的桑叶中加入蜕皮激素2公斤),然后再喂桑叶2 -4次。实践表明,给蚕喂蜕皮激素有以下效果:用桑量减少4%,桑产茧量增加1.9%左右。特别是蜕皮激素的使用,可以减少后期缺叶、蚕病重时的倒蚕、死蚕损失。蚕熟了熟在一起,方便群集,节省大量劳动力;蚕茧没有绿头,也没有蚕茧和毛脚蚕。

2.蚕被喂食三十烷醇

浙江省仙居林业局一项用三十烷醇喂蚕的研究表明,给蚕喂一定量的三十烷醇,能增强淀粉酶、蛋白酶和转氨酶的活性,促进桑叶的蛋白质和淀粉转化为丝蛋白,加速丝物质的积累,提高茧层率,增加桑负荷14%,每粒蚕卵增值14.5%,但成本很低。

3.日本人工配合饲料养蚕。

日本经过多年研究,制成了蚕人工配合饲料来代替桑叶。该饲料主要由10种原料制成:桑叶粉20%,大豆蛋白粉40%,蔗糖5%,纤维素8%,淀粉8%,酵母8%,柠檬酸2.5%,抗生素0.5%,甾醇0.5%,少量无机盐。用人工饲料喂养蚕,不仅使用方便,营养价值高,而且节省了大量养桑的田地。

4.用玉米粉喂蚕可以提高蚕丝的质量。

印度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,用黄玉米粉合成的食物喂蚕,可以促进小蚕的生长,从而提高蚕丝产量。据介绍,用黄玉米粉等合成食品喂蚕,可降低养蚕的食品成本,提高小蚕成活率,增加蚕丝产量10%-15%。黄玉米粉中含有淀粉和甾醇,便于蚕消化,可用于替代传统的桑叶和目前用于蚕饲的淀粉和大豆油制成的食品。

蚕的饲养方法配制人工饲料的要求:1。满足蚕的营养需求。饲料应含有蚕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、碳水化合物、脂类、无机盐和水,并保持适当的含量比例。2.符合蚕的食性。也就是说,饲料中应该含有促使蚕主动进食的物质,不存在禁忌物质。3.具有适当的物理性质。饲料的硬度与成型剂的种类和水分含量有关。太硬或太软都会影响蚕的饲养。一般小蚕期含水量在75%左右,大蚕期可以在70%左右。为了便于切割和进料,不宜太粘。4.不易腐败变质。制备时必须添加防腐剂和抗生素,如山梨酸、丙酸和氯霉素。

人工饲料的配方很多,有的含桑叶粉,有的不含。其他成分包括苹果、蔗糖或葡萄糖、大豆粉、柠檬酸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B、无机盐、纤维素等。

饲养环境人工饲料饲养的环境要求比桑叶饲养严格:1。饲养场所必须严格消毒,保证无菌,防止饲料池变质。2.饲养小蚕的最适温度高于桑叶,一般为20-30℃,低于25℃时,生长明显不良。3.相对湿度保持在85-90%的范围内。如果湿度过低,饲料的含水量会迅速下降,吃蚕量也会相应减少。一般来说,在喂食过程中,空气速度不应超过10厘米/秒。但为了适应蚕的生理要求,促进睡眠时的衣食均匀,湿度要降到65%左右。4.一般采用暗饲。容易造成饲料因光照而氧化变质。

喂食方法湿料一般用小刀、刨子或饵料喂食器切成条状或片状,也可压成大片放入蚕座,使蚕从网上向下取食。如果是脱水干饲料,可以用水湿润后直接饲喂。一般一天一次,也有L岁两次,2岁一次,3岁两次的,看人工饲料种类和喂养方式。每箱1-3龄蚕种(20000粒)需要人工饲料15公斤左右(湿重)。

温室养蚕技术。温室养蚕一般采取地蚕养桑或养叶的形式。沿大棚方向布置两排蚕座,中间通道宽度约0.8m,便于操作。

2.在温室养蚕时,由于室外饲养,容易受到污染和感染,特别容易受到老鼠、蚂蚁和蟾蜍的侵害。所以要特别注意消毒。蚕种搬家前,要照常进行防病措施,每天撒新鲜石灰,重点是防蝇。蚕棚前7天左右对棚进行消毒。首先要对地面进行消毒,将表土去除10era左右,换上新土,然后用含1%有效氯的漂白粉溶液对棚内及周围地面进行消毒。为了防止消毒死角,可以将大棚密封,然后熏蒸消毒,进行消毒。消毒后,7天后才能使用。1 ~ 3岁的蚕养在蚕房,第四年开蚕后第二天移到温室。进棚前,在棚周围和棚内地面撒一层氯丹粉或灭蚁灵,再撒一层鲜石灰粉。

大蚕期,尤其是5龄第4-6天,是蚕病易发期。由于大蚕期养蚕不除沙,每天要用新鲜石灰粉对蚕床和棚内地面进行消毒,保持蚕床干燥卫生,防止发热、霉变和蚕病感染。大棚蚕蛆危害大,要及时添加食物或喷洒蚕蝇。如果发现僵病,要用防僵粉对蚕体和蚕座进行消毒。

3.在移蚕搬进棚前,地面要平整坚实,清除害虫杂草,再用消痛灵严格消毒。然后在地面上撒一层新鲜石灰,以便日后管理,蚕头的密度不要太密。大棚蚕一般都是小蚕一起育,4、5龄第二天入棚。因为蚕对环境的抵抗力差会影响蚕的体质,4岁入棚者也可先在蚕台上或蚕匾内饲养。

4.温室饲养强调通风,底部铺碎稻草或报纸,铺桑叶,按常规饲养,每天将蚕移至底层3 ~ 5次,容易造成桑叶干瘪,所以以条养桑叶为宜。蚕在棚内第二次喂桑叶后,可用桑条饲养,每日三次。根据温室温度高、发育快的特点,提前给桑叶。一般有10%左右剩余桑葚时,可以给下一个桑葚。但喂桑量和次数要根据蚕的发育和天气变化合理调整。棚内温度高,通风后容易导致桑叶枯萎。晴天中午可喂湿叶,同时喷洒有效氯浓度为0.3%的漂白粉溶液或甲氧氯普胺空培养基,保湿防病。

5.温室养蚕经常会遇到温度过高或过低、昼夜温差大的恶劣环境。初秋棚内最高温度可达38℃,深秋最低温度在18℃以下。晚上和下雨天,棚内湿度大。要及时调节棚内的温度和湿度,保证蚕的正常生长发育。

为了调节塑料大棚的温度,应根据天气情况采取措施,使蚕在更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。通常在晴天,日出后,棚内温度会上升,上午9点达到最佳饲养温度。这时候就需要打开棚两端或棚四周的棚膜来放风,避免棚内温度迅速升高,保持均匀。如果棚内温度过高,打开两层膜,检查防蝇网是否安全,保证棚内降温通风,防止苍蝇进入棚内。用草帘或遮阳网覆盖棚顶,在草帘上喷洒冷水降温。下午5点左右,当大棚温度降至适宜饲养温度时,逐渐放下大棚膜,用草帘覆盖保温。另外,要根据实时天气情况、风向风力,适当把握提膜时机的度,合理控制风量,使棚室高温只有30℃,低温不低于20℃。如果下雨天和深秋气温太低,可以用电热线加热。

蚕室湿度的调节对蚕茧产量也很重要。当棚内湿度过高时,需要打开两层薄膜放出湿气,并在蚕床上撒石灰粉或草木灰吸收湿气。降温除湿时,要防止强风直吹,造成蚕头分布不均,加速蚕叶干燥萎蔫。当棚内湿度过低时,桑叶容易干枯枯萎。我们可以采用晴天中午巧吃湿叶的方法,同时多使用漂白粉和消痛灵液,既能补充水分,又能降温,还能预防疾病。

6.培训环节是劳动强度大、人力集中的关键时期。要重点做好自动升降的保护。棚内温度高,蚕吃桑快,催熟快,需要提前准备好被褥。在蚕熟之前,撒一次鲜石灰粉,同时,用杀蚕蝇体喷一次。等它10%成熟后,用蜕皮激素加餐,加鲜叶,喂薄。用树叶代替桑叶喂养,使蚕床变平,防止成熟的蚕在蚕床的残条中结茧。

在养蚕的前一天晚上,在给了一层桑叶后,当大量的蚕成熟时,将方格蚕茧依次平铺在蚕床上。待熟蚕基本结满方格茧时,将蚕茧吊起,挂在架子上。同时要注意及时翻茧和遮光,避免过熟茧和强光造成损失。放上成熟蚕后,立即清除蚕沙,打扫大棚,地面撒一层石灰,吸湿消毒。并迅速搭好上框,待大部分蚕入洞结茧,茧衣成型后,将蚕移入棚内,按标准挂好。结茧至结茧期间,温度应保持在25 ~ 27℃,并注意通风除湿,注意避免过熟。为保证良好的蚕茧松弛,应注意簇内通风,防止因热环境而出现无茧蚕,以提高蚕茧质量。

猜猜你有兴趣:

1.养蚕方法

2.养蚕方法

3.养蚕的方法

4.家蚕育种技术和方法

5.蚕的桑叶饲养方法


版权声明: 本站涵盖的内容、图片、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,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!谢谢大家!